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精神疾病康复:选择“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今天在诊所开诊,连续有两个体重严重超重的病人复诊。尽管这两个病人的病情在持续治疗中已经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但在治疗初期患者的动力缺乏和大剂量药物引起的乏力及过量进食(此处“过量”是指与患者消耗的热量相比较而言)副作用,患者体重在持续增长停止后,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体重水平。随着病情的逐步改善,原来治疗处方中引起乏力和过量进食的药物剂量已明显减少,患者的体能及饮食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他们的体重却稳如泰山,既使患者痛苦,又让医生着急。

  在和这两个病人交流时,为了教育他们积极控制体重,我引用了一对概念,就是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我解释“恶性循环”是这样说的:“按照我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为保证获得足够理想的疗效和相应的血药浓度,多数药物剂量是与体重成正比的,其中就包括有增加食欲的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如果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不尽力控制体重,体重势必进一步增加,相应的药物剂量也往往需要增加。这样,若我们为追求所预期的疗效,你的体重和药物剂量就会交替增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我接着说:“其实,体重和药物剂量之间还存在另外一种良性循环的可能,即在你能有效控制体重的前提下,病情达到足够理想的疗效之后并保持稳定时,就可以酌情减少那些治疗意义减弱、对体重增加影响较大的药物或换用治疗作用略弱,但没有增加体重副作用的药物,这样你就更容易减肥、控制体重了。只是,这个良性循环的启动需要你自己开始努力,迈出第一步。”其实,严格地说,患者的恶性循环也算是由他启动的,只是较为被动而已——未努力控制体重。在讲清上述道理之后,这两位病人均表示,自己会努力启动进入良性循环的第一步。

  受这个问题的启发,我联想到,精神科病人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也存在进入“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的选择。

  例如,精神科病人在病情逐渐改善后,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方面就有这两种选择。因为很多病人在抑郁发作期间有社交回避和人际关系疏离,导致原有的社交圈子明显缩小甚至不复存在。在病情逐渐好转后,患者的社交愿望和能力有所恢复,但患者囿于自己的负性认知观念,担心自己与他人关系疏远后,他人会因此不愿恢复以往的关系,因此不敢重新联系那些旧时伙伴,不敢恢复原有社交圈子。还有的病人尤其是儿童少年期的病人,因脱离与人密切接触时间较长,社交能力滞后于同龄伙伴。在病情好转后尝试恢复与旧时伙伴联系、交往时,因不能找到与伙伴的合适话题或活动,自认为被冷落而陷入尴尬境地。在首次尝试失败后,病人们可能不敢再次尝试恢复社交,极可能重新回到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情况就是“恶性循环”模式。反之,若患者在病情逐渐好转起来的时候,能够渐进性地恢复原有的社交圈子,恢复与往昔伙伴的交往,克服患病后产生的疏离感及社交能力滞后的困难,就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到病前的社交活动水平,与同龄伙伴们共同成长,让自己社会功能恢复正常,走向完全康复的目标。

  再例如,精神科病人在病后重新就业或恢复原岗位工作的问题上也有进入“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的两种选择。很多病人在病情明显好转甚至达到临床痊愈的疗效后,尽管普遍有一定程度的畏难心态和担心,但还是有重新就业或恢复工作的愿望的。不过,他们在很多时候在开始工作后,容易在受到一点挫折后,就败下阵来,要么辞职,要么请假,甚至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或再次发病。这样,就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就我所知,他们遭受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工作能力或效率较病前下降,或比同事水平略低。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会帮他们分析原因,并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发现,这些病人还普遍对自己的能力有非理性、不切实际的评估和期望,认为自己做这样的工作是轻车熟路。殊不知,既可能因为其患病后“三天不练手生”的功能退步,也可能因为其对工作的认知和印象停留在病前水平,而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其在最初阶段难以适应。于是,患者丧失原有的信心,打了退堂鼓。反之,如果患者希望自己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就需要在恢复工作的最初阶段能够承受相应的挫折,而不要轻言放弃。我的建议是,即便要打退堂鼓,也应坚持“赖”在那个位置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其实,多数病人扛过了最初的三个月,其社交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具备了进一步适应的条件,并可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这样,病人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最终获得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此外,休学的在校生复学的适应过程也面临着进入“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选择。其学习能力、适应过程以及与伙伴关系也会因其选择不同而大相径庭。

  实际上,在精神科病人涉及其病后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的所有方面是如此: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个选择。我们希望更多的病人在各个方面都主动选择良性循环而走向全面康复。

来源: 精神科专家苗国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