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携手共进“最后一公里”

        精神障碍患者从康复到回归社会恢复工作,看似平淡无奇,而这“最后一公里”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来说绝非易事。现如今,他们不再孤苦无援,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以及“阳光心园”社区精神康复模式,为患者托起了新生的希望,铺平了通向正常生活之路。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曾经布满荆棘的“一公里”

        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统计数据,精神障碍轻症患病率略有升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障碍发病情况平稳,没有明显波动。但是,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难度相对更大,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其中一部分患者正处于青壮年期,家庭对其康复乃至踏上社会的愿望强烈,因此,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得到妥善的照料、康复与管理。

        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严重精神障碍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高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难题和挑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一年的复发率约为40%。中断药物治疗是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停药患者在一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7%。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饱受疾病苦楚的同时,还遭受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理解。截至2020年7月,我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629.9万例,绝大多数患者缺乏劳动能力,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和监护照料。精神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居首位,约占25%,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成为我国各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

        开拓“阳光心园”: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正在全国范围陆续开展。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这种全程治疗和康复模式,是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医疗服务;服务场所不仅仅是在医院,还包括社区,方法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指导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最终实现使患者更好回归社会的目的。

        作为精神康复体系的关键一环,社区康复是院内康复和家庭康复之间的纽带,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有效康复形式之一。但在我国,社区精神康复尚处在起步阶段,社区康复机构对于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如何提供服务,仍在不断地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常务副主任蔡军介绍,上海率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防治科,从市、区到街道,形成了上海市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这种模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上海模式”,上海也是全国最早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的特大城市。现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一名社区精防医生,负责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防医生的工作职责是,定期上门随访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咨询以及医疗对策,包括是否需要转诊到区精卫中心;承担区级疾控分中心跟社区医生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作用。所以,凡是确诊患者都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精防医生,并获得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2008年,本市在每个街道或乡镇建立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日间康复照料站,名为“阳光心园”,覆盖全市99%以上的街道或乡镇。患者在“阳光心园”完成康复训练,逐渐过渡到职业训练,慢慢地从“阳光心园”迈向社会。在社区精神康复的探索中,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回归社会的前提:给予患者包容与接纳

        精神分裂症和许多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患病缺乏自知力,出院后以为自己已经恢复而不愿意服药;然而一不吃药病情就复发,不得不再入院,这个过程像过旋转门一样,患者频繁地多次“进宫”,也被称作旋转门现象。其实,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模式完全可以帮到他们。

        和其他医生出诊穿白大褂不同,社区精防医生上门随访时穿便服,就像熟识的老朋友串门一般,保护患者家庭隐私。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今年7月,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上海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长效治疗药物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对经过评估的适用对象将定期接受长效药物治疗,这势必能发挥显著的作用,提升医疗质量。与口服抗精神药物相比,长效治疗药物具有多重优势,包括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反复提醒患者用药、治疗更便捷、降低意外或过量服药风险等。另外,只要患者纳入免费治疗保障体系,治疗精神疾患的口服药物是免费提供的。

        为了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蔡军主任医师呼吁社会各界消除歧视和冷漠,给予精神障碍患者更多的理解、包容、接纳与关爱。

        来源:新民康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