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大德育”工作新课题:打开孤独症儿童心扉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孤独症儿童的发生率呈现明显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公共卫生问题。孤独症儿童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独特心理世界,常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给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应从“大德育”的视角出发对孤独症儿童实施教育干预,以打开孤独症儿童心扉,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大德育”“大心理”为新时代德育工作开拓了广阔视野

         “大德育”是相对于仅强调“道德教育”的“小德育”提出来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大德育”“大心理”的教育理念。 “大德育”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实施的全方位的德育、全员参加的德育、全过程的德育,强调德育方法的综合全面性。 “大德育”既重视德育课程,也重视课程德育;既重视相关系统知识的学习,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既重视学校的育人功能,也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既重视学校的德育过程,也重视个体生命全程的德育过程。 这意味着“大德育”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德育活动处于“随时随地”和“全天候”状态,以提高德育工作的育人成效。 “大德育”的概念,无论在理论、制度或是实践层面已经成为我国德育的主流取向,这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大心理”是贯穿“大德育”立德树人始终的心理建设。《指南》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德育”的重要内容,也反映出“大心理”是“大德育”的有效途径。《指南》要求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凸显了“大心理”在“大德育”中的基础作用,为新时代德育工作开拓了广阔视野。从道德关怀角度出发,去关爱、理解、支持我国日益增多的孤独症儿童,打开他们的心扉,关注其心理健康和道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和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二、“大德育”亟须重视打开孤独症儿童心扉

       《论语·理仁》曰:“德不孤,必有邻”,就是说有德性的人不孤独,必有人亲近。 这反映了“德性”与“孤独”和“孤僻”的深刻关系。 由于孤独症儿童心智和情感运行模式异常,常人无法建立与其沟通的有效通道,他们不被了解、理解,甚至被误解,亟须社会大众重视和关爱。 孤独症(Autism)又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以社交障碍、语言沟通障碍 、兴趣狭隘和重复性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缺乏与人沟通的动机和沟通兴趣,而且由于语言障碍和缺乏沟通技能,经常导致沟通不畅和消极情绪体验,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经常表现出延迟和偏差,人际情感需要微弱,存在共情障碍。

       在过去的几十年,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44个美国儿童中就会有1人患有孤独症。在中国,孤独症儿童的比例约为1%。按这个比例计算,孤独症患者超过1,000万,0~18岁的孤独症儿童数量已超300万。

       目前,我国除重度孤独症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门的教育外,大多数中轻度孤独症儿童主要被安置在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享平等优质的教育与相关服务,即接受融合教育,在普通学校的安置形式通常是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孤独症群体在社会交往和情感互动方面存在障碍,会出现各种道德规范问题和难以共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并不理想,孤独症学生在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重重阻碍,还存在被欺负、排挤等不良现象。为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所有儿童尤其是孤独症等特殊儿童都可以在普通学校里共同学习与成长,随班就读班级中的德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融合教育正从物理融合向社会融合转型升级。因此,亟须重视并积极开展孤独症儿童的德育和心理工作。

三、“大德育”视野下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的家校建议

       由于孤独症可能会持续终生,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大德育”教育理念,需要家长和教师掌握专业技能和方法,比如阅读疗法、图片交换沟通系统、音乐干预法、游戏法等,还可进一步探索更多可能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法和技能,以便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提供一支具有“大德育”视野的专业队伍。 首先,是大德育理念上的研训。 充分认识融合教育为打开孤独症儿童心扉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主流的互动群体、共情的社会环境、丰富的自然环境,其本身就是孤独症儿童“大德育”“大心理”工作的有效形式。 后现代主义关于融合教育学生的差异观体现在本质观、价值观、生成观三个方面:学生的差异是“常态”,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资源”,学生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建构”。 “大德育”“大心理”工作要借鉴后现代主义关于学生差异观的合理性论述,消除歧视,发现孤独症儿童独特的潜能和心理,挖掘适合孤独症儿童的信息加工和情感互动通道,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有报告指出,71%的自闭症患者属于“高功能”,智力水平正常,但他们在情绪方面的确存在普遍问题和障碍,比如冷漠、孤僻、抑郁、恐惧、躁狂、失控、自残等。 因此,从“大德育”角度出发去关爱、理解、支持这些孩子,探索搭建沟通渠道,打开他们的心扉,多措并举改善、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既可以给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也是社会道德和文明进步的体现。

       其次,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研训。对于普通教师来说,面对孤独症学生时,必须具备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以及开展相关评估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多重范例教学,采用多种范例、形式的教学材料,并着重培养儿童对目标技能的多种反应,从而达到触类旁通、流畅熟练地在生活中运用各种技能。采用社交故事法并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录像示范法等相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孤独症儿童与他人接触和互动的亲社会行为。重视并积极应用关键反应训练,这是一种具有循证实践支持的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主要通过自然情境以及提高动机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和增强其社会互动技能。研究发现,机器人协助的关键反应训练所显示出来的巨大且有效的干预优势,揭示了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在教育干预中的广阔前景。教师尤其要重视并掌握孤独症儿童情绪和道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尤为重要。情绪与道德发展密不可分,道德情绪既能促进个体道德行为和道德品格的发展,同时也能阻断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应重视孤独症儿童的道德情绪作用,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和激发正面积极的道德情绪。

         再次,是实践操作上的研训。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协力设计好“一人一案”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重点设计和优化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案,其中道德和社会规则的发展是重要的主题。IEP制定主要包括科学评估学生情况、掌握学生能力与教育环境、合理安置与提出教育建议、制定学生发展目标和学生学科计划等步骤。IEP制定需要与普通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关注孤独症儿童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重视情绪情感、道德发展、社会规则和社会交往等适应性能力,并凸显其个别化、个性化和潜能开发特点。营造友善的融合校园环境,预防和减少霸凌;配合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充分发挥其多重职能;尝试配备专门的教学助手来减轻班主任教导特殊学生的压力;重视并充分发挥融合情境中同伴的作用,为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可为其匹配干预执行同伴、培训同伴介入策略、探索基于同伴介入法的运动干预,等等。

       最后,是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对孤独症儿童持续时间最长、最主要的干预者和陪伴者,父母往往面临巨大压力,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且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患儿的干预效果。作为个体的一种积极力量和品质,心理弹性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压力的认识,缓解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重视专业干预以提高父母的情绪弹性水平。针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团体辅导、个案干预法、亲子社交训练模式和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人员的优势在于可对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系统帮扶,基于对家长需求的全面分析,关注并争取与其紧密相关的社区、机构、政府部门所能提供的各种福利和支持,尤其是政府机构的各种福利政策,帮助父母充分整合资源,构建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社会支持系统网络。

         另外,还应注重营造平等多元的社会与教育环境,构建包括孤独症在内的特殊教育实施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融合性的校园文化,体现融合教育理念的管理与领导,优化适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等,这对于有效开展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大德育”“大心理”工作,打开孤独症儿童心扉,也非常重要。

来源:中国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