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孤独症儿童的上学准备(幼小衔接篇)

作者:郭德华

 孤独症儿童异质性大,阶段性发展特质明显,各阶段之间需要无缝对接,前一阶段的目标就是下一阶段的先备技能。对于ASD儿童来说,从学前康复阶段跨入小学学习阶段(幼-小阶段)是一个巨大的跨跃,不仅检验前期的康复教育效果,更是融合教育的至关重要起点,所以幼小衔接是一个策略,也是ASD学生的必经阶段。

一、为啥要幼小衔接

巩固康复效果,泛化教育行为,建立规范的学习行为。康复阶段与学习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到形式,从环境到要求等,都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支持,很多家长会感觉,训练好好的,各项评估指标都不错,但一进入校园,似乎一切都回到解放前。因此,要帮助即将进入小学的ASD儿童适应学习行为和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了解教室基本规则及团体规范,并能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及教室环境,则需要幼小衔接。

二、衔接的内容哪些

有人说,康复的终点就是教育的起点,ASD儿童的基本特质之一是不喜欢变化,对新环境难以适应,泛化能力弱,对其要求过多、过严、过高均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

关于幼小衔接的内容,一句话来说,就是帮助ASD儿童从康复模式转化到教育模式。包括,环境、人际、学习、生活和自我管理等主要因素的衔接。

针对学校(班级)环境中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使ASD儿童在环境转换前得到针对性训练,入学后面临新的困难时有针对性支持。

此外,不能忽视人的因素衔接,即学校老师与家长、学校老师与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学生之间、家长之间等,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特教助理(影子老师)与相关各方的衔接。

一个结构化物理环境,以及包容、接纳的软环境,是ASD儿童幼小衔接的关键。

三、入小学的先备技能

幼小衔接训练,一般让孩子在学校教室情境中,即实际学习环境中预先模拟学习过程和情境,了解孩子优势与不足,准备好进入小学学习需要的技能(先备技能)和入学后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幼小衔接的课程则以此为设定,目的在于提升孤独症者入学前后的适应问题和转换问题,主要的先备技能包括:自理能力、认知学习、团体适应、交流沟通和运动协调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会增强ASD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幼小衔接班的教学或训练内容

准备班教学训练内容包括,培养个案入小学的基本能力,如:听指令、注意力、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待、接受布置作业、接受老师和上课环境的变化。

培养教室规则的养成,如:听抄作业、收拾书包、交作业、轮流、排队放学、举手回答问题,增加就学情境适应,还要训练生物钟的调整,提早适应小学作息安排。

上小学后,由于不同课程是不同的老师上课,所以需要专门训练适应普通班老师上课方式,如:英语、音乐、美劳、体育、校外教学等。

入小学先备技能的分解训练,如自理能力训练,包括整理东西、保持整洁、打扫工作……等;动作能力包括训练,包括、精细运动、手眼协调、体能活动……等;课业学习能力,包括基本认知能力、注意力专注、独立学习、抄写家庭作业……等;团体适应能力训练,如遵守常规、适应作息、与人合作、等待回应…等;沟通能力训练,如表达需求、理解指令、发起谈话…等。

在有支持的环境中,在提前进行幼小衔接的训练基础上,ASD儿童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发挥,学习潜力很大。幼小衔接如此重要,需要专业的指导与支持,希望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康复机构和家长共同携手合作,做好入学前后的支持工作,尽量为ASD儿童扫清学习障碍,更有效保障ASD儿童的教育权和发展潜力。